传承“骆驼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2022-04-30 20:01:20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嘉玉 |          浏览量:8847

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04年4月30日出生于汨罗市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16岁参加革命,46岁英年早逝。他30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全部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敬仰和爱戴,被誉为党和人民的骆驼。

信念坚定守初心

"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1921年17岁的任弼时赴俄罗斯求学,给父亲任思度写下了一封充满豪情壮志、感人至深的家书。此后循着"造成大福家世界"的初心,任弼时信念坚定地走在革命奋斗之路上,筚路蓝缕中毫不动摇。

1928年9月,中央派任弼时去安徽传达党的六大精神并解决中共芜湖市委反对省临委的风潮问题,在南陵县被国民党抓捕。党组织和夫人陈琮英积极营救,刚呀呀学语的女儿任苏明不幸在陈琮英奔波途中染上风寒去世。任弼时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出狱后还承受丧女之痛,但同志们来看望他时,看到的是满桌书报上办公的更饱满革命热情的任弼时。未出一年,他再陷囹圄,这一次考验他的是惨无人道的电刑。1929年11月17日,担任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任弼时在去参加省团委扩大会时,在上海公共租界华德路竞业里被捕,外国巡捕们在鞭打审讯无效后,动用摧残人精神意志的电刑,残酷的敌人用电极在他后背烙出两个拳头大的窟窿。身体上的摧残、精神上的折磨丝毫没有动摇他,反而筑就起更顽强的钢铁般意志。他对周朴农说"朴农同志,我们都是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要经得住考验,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这是任弼时的初心如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传承"骆驼精神",就是要信念坚定守初心,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更高质量汨罗建设,共创人民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负重奋进担使命

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长期处于严酷的战争和恶劣的环境之中,使党的六大到七大召开整整隔了17年。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而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组织委员会委员的任弼时在这一时期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功不可没。

1937年12月任弼时被推举参加筹备七大的准备委员会,1940年开始负责筹备七大,直到1945年七大胜利闭幕,数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会务等方面进行充分准备。

为精心审查代表资格,任弼时不顾劳累,克服困难,连续作战,从1940年5月至1941年2月,他先后主持召开七大代表资格审查会议19次,反复认真核实材料,严把政治关。到1945年3月,终于完成了755名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资格审查,为党的七大召开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七大召开之前由于全党对于党内重大是非问题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必须经过长期耐心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就是所说的整风才能解决,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延安开展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任弼时全力以赴协助毛泽东领导了这一运动,他是整风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整风运动中,他坚持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走出"形式主义者、教条主义者、主观主义者"的思想误区,自觉统一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团结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大会的空前团结奠定了基础。

七大的成功召开还得益于任弼时勇于担当狠抓边区发展,为七大的召开在经济作了准备。1937年,中共中央迁到延安以后,延安的经济形势突然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当务之急。任弼时受毛主席、党中央重托,挑起了整顿边区经济的重担。经过3个月调查,终于找到了"病因",提出了发展陕甘宁边区金融贸易财政政策,鼓励广大干部端正认识,学会经商,搞好贸易,走出困境,战胜困难,为七大的召开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环境。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在新时代,虽然更高品质生态文化活动汨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更优美更宜居,文化更繁荣更多彩,活力更聚集更强劲,并如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前进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区位优势弱化和县域竞争加剧的"双重困境"、可用财力不足和刚性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产业亟待升级和要素保障不足的"双重矛盾"、推进深度转型和铸造一流队伍的"双重考验"、既要勇于变革又要防范风险的"双重挑战"等等。我们传承"骆驼精神",就是要负重奋进担使命,面对宏观层面的政策机遇,主动深入研判,精心筹谋策划,抢抓利好风口,赢得主动、赢得优势;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强化学习,提高本领;面对不断变化的风险,打破惯性思维,摒弃守旧观念,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用创新办法应对挑战、解决问题。同时全市上下"一盘棋",一切从全局出发,一切以大局为重,奋力前行、合力冲刺。面对收支矛盾、债务风险、产业转型等"娄山关"、"腊子口",主动到困难第一线,主动到攻坚最前沿,多接几个"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服务"三区一中心"建设中走在前列、多做贡献。为实现到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大幅跃升,基本建成现代化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冲刺全国百强县目标而砥砺求索、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谱写汨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鞠躬尽瘁为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的形势,如何解决好农民的土地问题,已成为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支援革命战争的迫切课题。任弼时主持召开山西、河北、山东、华中等解放区负责干部会,研究土地改革问题。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任弼时已患有严重高血压病,中央决定让他休息一段时间。他却利用休病期间,到杨家沟等十几个村子,对土地改革情况进行检查视察,及时发现和纠正了混淆敌我、错划成份、扩大打击面、搞平均主义、实行打乱平分、侵犯中农利益,破坏工商业、大搞唯成份论、打击党的干部等极左错误。在1948年1月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土地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方法,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使农民支持共产党、支援前线的积极性高涨。

1948年夏,党中央机关迁到了西柏坡。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亲密战友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一道,指挥和领导了全国军民进行最后埋葬蒋家王朝的战争,并进行了筹建新中国的准备人作。这个时候,任弼时的疾病已经恶化了,常常感到疲劳、头晕。经医生检查,任弼时患有动脉血管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组织上一再要他休息。他却带着病,参加了1949年1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期间,他夜以继日地研究关于建国以后的各项重大事件,如城市工作问题,工业和农业生产问题,财政政策和人民负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等,还指导中央青委创办了中央团校和《中国青年》刊,并和中央妇委具体研究了召开第一次妇代会的筹备工作。由于有这么多事要做,所以他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到1949年春,他因劳累过度致使病情加剧,血压上升到220毫米汞柱,脉搏每分钟达110次。这时,医生再也不同意他工作了,要他立即休息。他却说:"没有关系,一个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担,能坚持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这就是任弼时为党为民鞠躬尽瘁的写照!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因过度劳累而使病情恶化,突患脑溢血,医治无效去世。他为党、为革命,忘我操劳地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毛主席为其题词:"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叶剑英元帅怀念道:"30年来,任弼时同志经历了各种艰苦的斗争,对我党的青年工作、组织工作、军队政治工作与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作了伟大的贡献。但是,弼时同志却终身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一心只有党和人民的利益,从不计较什么名誉地位,不管人家知道不知道,他总是30年如一日地为党为人民贡献出他的一切。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进入新时代,走在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我们传承"骆驼精神",就是要做到鞠躬尽瘁为人民。解决"急难愁盼"、关心"吃穿冷暖"、守住"安危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才能守住守好人民的心,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史照亮前行之路,以党史洗涤心灵之尘,以党史激发奋进之力,传承好开国元勋任弼时的"骆骆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砥砺前行!

(中共汨罗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编:刘嘉玉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专题
精选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